导航

丰国说法

【丰国说法】国际刑事法院真的能逮捕普京么? 2023-03-23
作者:李子悦 

 

2023年3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以下简称“ICC”)就乌克兰局势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室儿童权利专员玛丽亚·利沃娃·贝洛娃发出了国际逮捕令。一时间,ICC走进大众视野,相关热门话题大概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ICC是个什么来头?第二,一个国家的总统真的能够被ICC逮捕吗?第三,如果逮捕不能实现,这样一张“空头支票”又有什么意义呢?

 
·ICC是什么机构?
 
 
ICC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荷兰海牙,是常设性的国际刑事法院。在ICC成立之前,国际上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1948举行“东京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1945-1946年举行“纽伦堡审判”)等,由于这些法庭都是由战胜国为了审判特定罪行而设立的,在程序和实体规则上均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ICC作为第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是国际刑法成熟的重要标志,承载着人类对于惩治最严重罪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共同期望。截至2023 年,《规约》缔约国达到123个。然而,在ICC持续运行的20年间,国际社会对其争议不断:ICC还是正义机器吗?是否已经沦为政治工具?

 
·普京有可能被ICC逮捕吗?
 
 
首先,ICC自身没有执法部门,逮捕令是否被实际执行取决于国家的合作态度。根据《罗马规约》第89条,法院有权向任何国家请求合作以逮捕并移交在该国境内受法院通缉的人员;其中,《规约》缔约国有执行逮捕请求的义务。也即,只要普京出现在任一缔约国境内,该国就有义务逮捕他并将他移交给法院。但是实践上,也存在缔约国回避该义务的情形,比如ICC于2009年和2010年两次对苏丹前总统巴希尔签发逮捕令后,巴希尔仍出访了包括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和吉布提在内的多个《规约》缔约国,这些缔约国均未执行ICC的逮捕令。

 
其次,国家配合ICC执行逮捕可能面临违反国际法风险。“国家元首享有管辖豁免”是一项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习惯国际法。普京是非缔约国的国家元首,被请求国若对普京执行逮捕可能会违背“尊重他国国家豁免权”的国际法义务。3月20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ICC向普京发布逮捕令一事发表看法,强调国际刑事法院“应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尊重国家元首依据国际法有的管辖豁免,”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上述潜在风险的关切。

 
·逮捕令的意义何在?
 
 
经过上文分析,逮捕令从发布到实际执行的距离有多远,现在还未可知。不过,此次逮捕令事件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一方面,当代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体系以“五大国一致”为核心,此次ICC直接对“五常”现任国家元首发出逮捕令,究竟是通过追求“司法正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还是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名号,侵蚀国际和平与安全之基石?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将 ICC 作为法律战场已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对于中国而言,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今更需要警惕ICC在新疆、台湾等问题上对中国启动管辖,这场在 ICC 的法律战争的序幕已经悄然拉开。